(通讯员:张雪)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习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这一生态惠民的理念,更是将其写进了十九大报告中。“善治秦者先治水”,八水润西安,河流滋养着西安这座古城的肌体,水生态的优劣事关城市的兴衰、人民的福祉。2017年,西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,在河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步履坚定、成绩卓著。
沣滨水镇依托陕西省重点项目——沣河综合治理项目而建,肩负着沣河沣东段河道的安全管理、环境治理的重任。今年以来,沣滨水镇认真学习领会《陕西省河长制工作责任要求》、《西安市河长制实施方案》等文件精神,在沣东管委会及其他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督办下,始终将“实现安全零事故”作为维护正常运营、促进稳定发展、保护河流生态的最终目标,以“五大举措”为抓手,全方位、广覆盖、多渠道推行“河长制”落实工作,构建了严密的安全防控体系,达到了违规防范能力大幅提升、安全体制机制日益完备、水环境明显改善的良好效果。
举措一:上下联动,建立全方位防控体制
一方面,上级相关领导和部门密切关注沣河河长制工作的落实情况,加大巡查指导力度。另一方面,沣滨水镇成立了河道安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详细制定了涵盖检查、巡视、监控、培训、宣传、值班、应急防控等方面的安全制度,筑牢安全防控制度墙。除此之外,还与河道安全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,与沣滨水镇卫星消防站、警务室、商户签订河道治安联防协议,层层监督落实安全责任。
举措二:学用并重,不断提升安防技能
沣滨水镇采取集中学习、专项培训、预防演练等方式,多渠道加强员工河道安全素质教育,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,注重对工作小组成员、河道安全员、联防成员的常规性安全工作培训。培训过后,会组织现场检查,发现问题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整改,并及时反馈整改成果,形成安全隐患消除闭环。通过防溺水救援演练、防洪应急演练、消防演练、防暴防恐演练的反复操作和推演,对暴露出的相关制度和执行环节缺陷,及时弥补不足,增进了沟通协调,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。
举措三:扩大宣传,增强河道公共安全意识
沣滨水镇持续开展深入周边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,积极营造区域防溺工作宣传的浓厚氛围,逐步扩大防溺水宣传覆盖人群,努力消除安全事故隐患。一方面,走村入户开展“珍爱生命,防范溺水”公益宣传活动,发放河道安全宣传单页、讲解防溺水相关知识,让家长遵守“四原则”,对孩子暑期管理做到“六不准”。村民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,纷纷对水镇防溺安全知识的耐心讲解和资料发放表示感谢,村民齐大伯表示:“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沣河边居住,以前每到暑假,沣河经常有溺亡事件发生。这个宣传很及时,能帮助我们管教好孩子”。另一方面,“深入校园,撒网式宣传”也是推广环节的一大亮点。水镇精心制作《2017年防溺水宣传教育视频》和专题学习课件,深入走访沣河沿岸中小学进行防汛防溺安全教育工作,并在网站、报纸等多家媒体进行信息扩散。通过不间断、系列化、多方位的整合宣传,构筑沣河河道安全警示屏障。相比往年,沣河区域戏水、“野泳”的现象明显减少。
举措四:加大投入,做好硬件增补工作
完善优良的物防建设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,能够有效提升抵御风险和应急处置的能力。水镇严格按照《陕西河长制工作责任要求》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要求,先后增补冲锋舟2艘、救援物资400余件,增加监控网点并重点对监控系统性能进行优化改造,加设了报警装置和警示标识,有效提高了硬件设施的防护能力和防范水平。
举措五:落实查处,调动河道安全保障工作积极性
水镇严格执行河道安全工作组各级联动检查、奖惩机制。主要领导每月至少检查1次,分管负责人每半月至少检查1次,主要负责同志每周例行检查1次,河道巡查员每日检查4-6次。通过高频率联合检查,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。坚持对违法人员和行为的零容忍态度,每月下发一期现场检查整改通报,对违规人员进行通报和处罚。同时,建立整改台账,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,确保各类问题及时整改,并且对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通报表扬和现金奖励。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为河道安全保驾护航。
“河长制”对改善周边环境意义深远,也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作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水镇全年河道安全工作实现安全事故为“零”的突破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水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“河长制”精神,在汲取河道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,进一步总结、治理、提升、发展,落实河道安全长效管护机制,促进全域安全管理工作提档升级,实现由“河长制”到“河长治”的跨越,改善沣河滨水空间和人居环境,增进沣东百姓福祉。